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湖南日报》|在把握“形”与“势”中构建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2-12-16 09:31

导 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一体规划。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是尤为重要的力量支撑。

  本期《理论·学习》,邀请省内高校相关专家,就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言献策。

  孙映 刘洪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民期盼的“满意教育”,不只是“有学上”,更有对“上好学”的期待,这是包括民办高校在内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必须做好的大文章。现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增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提质”是民办高校要深度思考的问题,面对教育改革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民办高校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把握“形”与“势”中构建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格局。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高校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大优势。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源头上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统筹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高等教育回归初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方法上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回归教育公益属性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回归公益属性,民办高校应当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推动力量。基于我国特殊国情,民办高校的公益属性在任何时候都应当处于首要位置,不能丢开公平谈效率,更不能为了效率而伤及公平。民办高校应当平衡好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青年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加强监管,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严格治校,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内部“三位一体”监督机制,让民办高校始终在规范、健康发展轨道上运行,真正实现民办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一“教育公益性”的最大公约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培养高质量人才,根本在于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建立高效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校应当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破师资“瓶颈”,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和增强科研实力,以“引育并举、以育为主,重点培养”为原则,统筹规划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实现学科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的良性互动。应当坚持以模式创新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发展需求和地方产业结构,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集聚社会资源共同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开放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要找准定位和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内部运行的高效性、对外部环境较强的适应性等优势,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好建强应用型大学水平。必须坚持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集中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积极探索特色办学、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应当强化服务和合作意识,立足“地方性、应用型”办学方向,强化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的意识,主动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四新”建设;加强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切实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系着民办高校自身健康长远发展。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健全各类制度,继续完善各项章程建设、制度体系、工作流程,健全治理结构、严守质量底线、加强依法治校,推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充分释放办学活力,提升发展效能。应当完善管理,积极探索“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管理模式,以专家治校为重点,激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内部治理、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内部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民办高校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更新理念,秉承“多元分权”“统筹协调”“共治共享”等现代化治理理念,通过建设高质量内部治理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作者分别系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南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本文系2021年湖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项目成果)